這兩天北部的綿綿細雨,工作室頂樓的醉蝶種子像是注入萬年功力一般,失控地冒了許多小芽。
只好將一些已經稍大的苗,整理一下,打算移植到台北同安街的河濱公園,以騰出空間給這些新出來的小苗。
沒想到竟然在這一小撮的醉蝶小苗上,看到一個白紋蝶的毛蟲,
想想應該是兩週前,在工作室頂樓上,飛舞的那兩隻白紋蝶產下的卵,
這樣寒冷的天氣,還能孵出來,真是堅強的生命力。

這樣的機會,剛好可以在家裏試試新入手的L1和幾顆老鏡頭的組合,尤其macro的一些操作性。
目前小弟有四顆鏡頭:
1、唯一的新鏡頭,L1 KIT鏡
2、剛清回來的NIKKOR 50MM F1.8(接上轉接環+倒寫環)
3、剛清回來的NIKKOR 28MM F2.8(接上轉接環+倒寫環)
4、妹夫不用的SIGMA 70~300MM F4~5.6 MACRO FOR NIKON(接上轉接環)

先用KIT鏡,標示一下這隻小幼蟲的大小:


之所以會發現這隻白文蝶幼蟲,是因為看到醉蝶葉子有一些啃蝕的痕跡,心想「不會這麼早就有醉跌了吧?」
雖然白紋蝶幼蟲的保護色和醉蝶葉子配合的很好,但是算是大的幼蟲了,所以很好找。

用這KIT鏡頭,真是方便,沒打閃燈,提高ISO到400,沒有出現晃動現象,顏色、白平衡都蠻好的。
(這張只是用來比對SIZE的,不太苛求LAYOUT)

先來測試一下NIKKOR 50MM F1.8這隻老鏡接上倒寫環的MACRO威力:



既然轉接的鏡樓,自動對焦當然是沒用了,再用倒寫環,似乎連手動對焦都失效,只能前後移動鏡頭的方式來對焦。
而且亮度很暗,即使光圈全開,還是很暗,對焦對得很吃力(LV完全是廢掉的啊!)。
一度懷疑這樣的MACRO是否實用?
第一張沒有加閃燈,光圈開到F1.8,ISO400,室內光之下,很暗。
其他三張都加了往上打的內閃,亮度好一點!

下面就直打內閃了,亮度提昇可以接受的程度,有點過暴,不過卻是小弟喜歡的亮綠色,尤其景深非常淺,BLUR的算是柔和。
這樣的MACRO算是滿意,只是對焦還是非常難以控制:
第一張明顯地焦跑道中間了。
第二張那種角度,簡直是折磨自己。
第三張的對焦算是比較成功一點!


經過一陣摸索,眼睛似乎逐漸適應這種暗度的對焦,成功機率高了許多,或許這樣的45度角,很容易察覺焦段的變化,而且這樣柔和、前景深的效果讓這隻小毛蟲看起來很可愛。


過來試試NIKKOR 28MM F2.8(接上轉接環+倒寫環)。
倒接這顆28MM真是惡夢一場,因為我根本不知道焦段在哪裡?真是沒有想到28MM的倒接MACRO是如此的「微距」!

各位看官,如果嚇到,不要怪小弟啊!
第一張,小毛蟲正放心地想要尋找美食啃蝕,張揚的頭部與巨齒還真是張狂,能拍到這張算是小弟運氣好,後來就沒在等到這機會了。
第二張,小毛蟲已經受到驚嚇,所以龜縮起來,想要用保護色欺敵。
第三張是尾端。
第四張,根本不知道拍到哪裡,不過很詭異的效果。

28MM的倒接完全不能算是美型派了,反而有顯微鏡的理性感受,可惜只有F2.8的光圈,對焦很吃力,真想找找有沒有大光圈的廣角老鏡來試試!


雖然50MM和28mm這兩顆倒接macro的對焦非常吃力,但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值得開發。
只是拍攝對象就要斟酌一下了,越安靜地越好囉;因為景深太淺了,對焦常常像是去買樂透一樣。
也許使用腳架、加上一個類似攝影機的機頭燈一般的燈具輔助可以減輕對焦的困難度。

過來試試那隻正統macro鏡:SIGMA 70~300MM F4~5.6 MACRO FOR NIKON(接上轉接環)



這隻macro鏡終於可以作細微調焦了,方便性理論上好很多,最大的問題是最近對焦距離太長了,所以對焦必須退得很遠;尤其光圈太小,對焦不甚容易。
這隻鏡頭macro起來的範圍,好像和前面50mm差不多;而且,在這樣的距離下,內閃似乎力有未逮了,我懷疑環閃也會沒有功用,可能要用一般閃燈直打了。

在這樣的光度下拍出來的成果,實在無法判斷好壞。
這樣的結果讓我不禁懷疑長鏡頭的macro能夠拍到什麼?(當然條件不佳的情形下,這樣比較很不公平啦!)
上面50mm和28mm的倒接當然拍不了會飛舞的蝴蝶和蜻蜓特寫,勢必要用到長鏡頭。
問題在於究竟只用到長鏡頭就好,還是長鏡頭的macro?
記得在E3那層樓「OLYMPUS E3」裡,看到過這樣的應用,這方面還要思考解決一下!
2008.02.10 下午,雨難得低休息一個下午,栽植完醉蝶之後,想在戶外試試這幾個鏡頭。
河濱公園旁有不少熱心園藝人們認養的小花舖,就拿釘頭果和含苞向日葵當作練習的對象。
先用kit鏡試試:

不愧是新的kit鏡,快速方便,顏色也很漂亮。
只是我還不太適應這種自動對焦的方式,感覺有些技術缺點要改進:向日葵那張不夠銳利。釘頭果小花那張的焦具完全失控了!
但是直覺上覺得這是一顆可以慢慢適應的好鏡頭,還需要自己去找到這顆鏡頭的個性。

陰雨天氣,光線灰茫茫地,至少比室內好多了,先試試那個sigma的macro吧!

戶外的亮度方面的確是好太多了,對焦也容易多了,只是成像銳利度方面還是很糟糕,不知是不是轉接的原因?還是macro端的成像就是這樣!?
應該拿nikon的機身來試試!

想拿50mm這顆倒接macro來對比看看(28mm導接就不敢想了,對焦難度太高了):

(那隻蒼蠅顯然凍壞了,幾乎貼著牠對焦,都不會飛走)
這顆50mm倒接的macro比起sigma的macro,景深明顯淺多了,成像銳利度、亮度也比較好。
sigma macro銳利度不佳的原因,好像可以排除轉接這個因素!

都沒有試試正接這顆50mm,最後拍一兩張看看:
NIKKOR這顆50MM轉接起來的焦段和kit鏡差不多,明顯地沒有kit鏡頭銳利
(上面kit鏡的那幾張都已經不算太銳利了)。
不過有其柔和、滑順的舒服感,這算是這顆鏡頭的個性之一吧。
當年會喜歡定焦鏡頭,也是因為定焦鏡頭的個性都很強烈,長久使用下來,都會改變自己的眼睛風格。

這篇是po在mobile 01的文章:

[號召]來蓋Panasonic L1 ,L10 大樓!

2007.09.25補充:
之前用一個小仙人掌來作測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