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台北市文化局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

所謂的「老房子文化運動」,和以前的古蹟維護概念有點不太一樣,不是單純的維護成一個古蹟遊覽勝地,
比較像是結合民間力量,以重新經營的概念,讓人們再度生活在這個老房子裡面,讓老房子再度擁有新的生活力量,一方面老房子得以維護,一方面讓人們可以再度在這老房子裡面生活著。
這樣對於老房子重生的概念,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像是台大農學院的磯永吉小屋紫藤廬「紀州庵」文學森林野草居,或是前一陣子帶父母去的「青田七六」(見遊記:2014.11.21 父母下午茶 青田七六)

或是像2014.12月才開幕的「樂埔町」(由杭州南路錦町日式宿舍蛻變)(見台北市文化局官方網站:錦町日舍修復蛻變為「樂埔町」續說老房子故事)

這樣的文化運動,並不是台北市獨領風騷,可以說全台灣或多或少都有著類似老房子文化運動,像是台南林百貨、台中宮原眼科。
有些以商業模式運行著,有些則是以協會模式延續精神,不同地方採用不同的詮釋,也許有人會批評過於商業化,不過,這些老房子以前本身就是以商業的方式存在,所以,倒不如靜靜地觀看日後會怎麼發展。

這次帶父母外甥遊歷的老房子,主要目標是齊東街日式宿舍,並延伸到台北火車站旁的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新生公園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這三個老宅「齊東街日式宿舍」、「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剛好是採用三個不同老宅新生的模式:
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雖然過去是旅社,現在是以為人物紀念館的形式存在,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則是將不同地區的閩南三合院、書院建築集合起來形成民俗館,
齊東街日式宿舍」比較像是目前「老房子文化運動」的新概念,目前修復的兩棟日式宿舍,分別由琴道館、書畫院兩個協會認養,舉辦小型展覽、教學、聚會活動。

只是,錯估了時間上的安排,「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五點就結束,大約4點半就希望遊客離開,所以來不及去看「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的書院。

因而隔了一周,再度造訪「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這次的遊記就結合06、13兩天的旅程:艋舺柳州螺螄粉、國父史蹟館、齊東街宿舍群、林安泰古厝、大龍夜市。

艋舺柳州螺螄粉


第一天因為出發的時間晚了點,所以就先帶父母去萬華火車站的「艋舺柳州螺螄粉」享用中餐,
所謂的「柳州螺螄粉」就是用青螺熬煮的湯頭配上頗有咬勁的桂州米粉,聽說真正原始的青螺湯頭非常的腥。

聽聞「艋舺柳州螺螄粉」很久了!終於帶父母來吃!
這是桂林米粉,乾拌醬,
裡面加了不少小佐料,香菜(看個人加料)、花生、酸菜,還有一個切成丁的「酸豆角」豆莢。
這桂林米粉和其他兩個螺獅粉一樣,應該都是類似過橋米線,很久以前在東莞吃過。一直不知道這是什麼樣的米粉,蠻特殊的口感。
一碗90元,不算太便宜,不過分量很足,胃口小的兩個女生合吃一碗,說不定剛剛好。


這是綜合柳州螺螄粉,
所謂綜合就是豬肉、牛肉、大腸頭三種料都有。一碗120元,螺獅粉份量和單品一樣,差別在於三個料都還算足。
這湯頭味道算重,因為有湯頭吃起來,份量又比乾拌的桂林米粉多了些。


這是單品的大腸頭柳州螺螄粉,豬肉、牛肉、大腸頭三種料都有單品,一碗90元,螺獅粉份量都很足。


這桂州米粉,口感像過橋米線,但更有咬勁,吃起來頗有飽足感。


大腸頭螺螄粉配的是比較細的米粉。

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


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就在臺北火車站旁邊(市民大道、中山北路一段交叉口),住在臺北多年,自己竟然沒有進來看過,
父親說以前他在復興崗唸書的時候,休假期間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去,所以常常來這裡遊玩。

根據維基百科所言,這日式房舍當年是高級料理亭「梅屋敷」,孫中山先生來台灣,就是在「梅屋敷」與日本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會談政情的場所。
所以這逸仙公園國父史蹟館以前是個高級餐廳。



這是史蹟館日式門口。


史蹟館裡面不能照相,所以這次拍照就以史蹟館外的蘇州庭園為主。
沒有想到在熱鬧的臺北火車站中心,還有這樣幽靜的好場所。


坐在庭園小魚池旁,今天的太陽很舒服。


透過庭園二葉松,看著史蹟館,頗有味道。
在日本,這樣的日式房舍,通常搭配的是禪式庭院,配上蘇州庭園,算是台灣特有的風格。


這是迷你版的蘇州庭園,池塘面積小,中間一定要有的九曲橋,只能一個小折。


這天天氣好,行程又很悠閒,就盡情地拍照,待了一個多小時,才啟程前往齊東街日式宿舍
齊東街就在捷運忠孝新生站附近,今天天氣不錯,所以決定從臺北火車站經過華山文創園區走到忠孝新生站。

齊東街日式宿舍


齊東街位在金山南路忠孝東路交叉口,路口還有個「齊東老街」的牌子,齊東街就在右邊這條小巷子。(左邊是新生高架橋)


台北市文化局的資料:「齊東街日式宿舍」,「齊東街日式宿舍約為1920年代至1940年代。幸町職務官舍群(今泰安街、齊東街),此區為總督府所屬單位不同階級職務官舍的分佈區」。
 「齊東街日式宿舍」位於齊東街53巷,這條巷子有好幾棟日式房舍,目前修復的只有兩棟:「琴道館」、「書畫院」(齊東街53巷11號)。


琴道館


琴道院」(齊東街53巷11號)是目前齊東街宿舍兩棟老房子之一,目前是作為「琴道館」協會的活動場所,今天「琴道館」有個講座活動,所以無法進入老房子裡面參觀。


所以,我們只能在庭園間漫步,可以看到屋內正在舉辦講座。


或許是因為作為一個文化協會活動場所,「琴道館」不像紀州庵的遊客喧嘩,也不若野草居一般酒酣耳熱,這裡有股恬靜,
因此,在庭園漫步之際,可以慢慢品味這裡的一樑一榫。


雖然不太確定這裡的老房子復活是否遵循古法,不過,窗檯木梁依然散發濃濃的幽古味道,讓人不禁想要深深吸一口氣。

書畫院


沿著「琴道館」庭院,走到後院,才知道原來可以直接走到齊東街宿舍第二棟老房子「書畫院」後院。


書畫院」的正門其實是面對金山南路一段30巷。
目前是作為一個書法繪畫協會的展覽教學場所,今天剛好有個小型書法展覽,所以可以進去參觀。(備註:這些老房子都是要脫鞋進入的)



書畫院」裡面有個小房間,擺設一個古典木桌,鋪上文房四寶,增添濃郁藝文氣息。

父親本身非常喜歡書法國畫,徵得現場工作人員的同意,特別裝個樣子拍照。


果然是練家子,動作很有Fu啊!


趁有這樣的好機會,就多拍幾張!!!

補註: 車友陳高兄補充,齊東街宿舍群還有一個「齊東詩社」,2014年8月開幕。
這次沒注意到,下次再去逛逛。

詩舍地址:100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5、27號
館舍及展覽相關資訊請洽:(02) 2327-9657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是今天計劃的第三站,地點在新生公園後面的濱江街上,


原來的行程計劃,是坐捷運到圓山站再走到新生公園後面濱江街,只是走錯了路,沒有經由距離比較短的花博花之隧道,而是從民族東路繞了遠路到新生公園後方的濱江街,因此多花了不少時間,導致快四點才到「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也沒有意料到「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大約四點半之後,就開始提醒遊客離開,所以今天只逛了「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的閩南老宅部分,其他的庭院、書院,都只能等下一周再來走走,所以這次的遊記,就將12.06這天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合併到12.07,這樣看起來比較完整。

隔了一周,剛好外甥也有時間,所以就帶著外甥和父母再遊「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這次只安排「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時間上應該非常足夠,
不過,剛剛通車的捷運松山線,通車紀念慶祝即將滿月,鑑於之前捷運信義線的通車紀念章,滿月之後,就會收起不讓遊客繼續蓋章,所以這一天就先帶著外甥將8個捷運松山線的通車紀念章蓋滿,再和父母一起去「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這是捷運松山線8個通車紀念章:松山站、南京三民站、臺北小巨蛋站、南京復興站、松江南京站、中山站、北門站、西門站。


這幾年台灣也慢慢掀起旅遊蓋章的小設計,十多年前去日本,看到日本處處都有的當地特色紀念章,就覺得台灣應該也會慢慢流行起來。
而且會讓小孩子感到有趣,果然,捷運松山線通車紀念章,非常吸引交通控的外甥興趣。


這是外甥指定要拍的禁止通行牌子,哈哈,小孩子長大,花樣就開始多了。
會有這個牌子,是因為有幾個捷運站體月台設計,軌道在中間,月台在軌道兩邊,走錯方向,就要往上一層、甚至兩層,才能下到對面月台,有點麻煩,所以會有這樣的牌子提醒。


越新的捷運站體,設計感越漂亮。


而且兩條路線交匯的站體,通常是上下兩層軌道,所以電扶梯也特別的深。


松江南京站、南京復興站、中山站,這幾個雙線交匯站體看起來很有太空艙的未來感。
外甥越來越愛做鬼臉了,哈哈。


中山站的淡水線,樣式比較老舊,但是,新的松山線則是更具未來感。

花了一個多小時,才一站一站的將這八個捷運松山線通車紀念章蓋慢,所以和父母會和到捷運圓山站之後,時間上也差不多中午了,因此,就先安排去捷運圓山站附近的大龍夜市(台北市孔廟旁的大龍街)享用中餐,畢竟是夜市,好多網路著名美食都還沒有開市,我們就挑了大塊肉羹、阿川油飯這兩家品味一番。

大龍夜市,捷運圓山站一號出口出來沿著酒泉街直走,不到一公里就到大龍街,一右轉就是大龍夜市。

大龍夜市

大塊肉羹

103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31號
02 2599 4803

以夜市來說,大塊肉羹算是相當乾淨的店面,光是看外表,當然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不過,夜市就是要好吃,裝潢漂不漂亮實在不是重點啊!


因為要吃兩家,所以每一家不敢點太多,就挑著名的大塊肉羹、魚皮羹、一個滷味和一個叫做「天梯」的小菜。
餐點很快的就上來,外甥非常興奮,現在這小男生對於美食探險的興趣遠高於去林安泰古厝啊!


魚皮羹!
現在台灣夜市的口味都順應時代的潮流,清淡許多,記得小時候的夜市,味道很重鹹重油,現在比較少見了。



後來才知道魚皮羹是鯊魚皮,下次還是不要點好了。


這是今天主軸之一,大塊肉羹,很清的羹湯,加點白蘿蔔、香菜(很多人不愛吃香菜,這是選配)。

還保有肉香味的肉羹,父親讚不絕口, 現在很多的肉羹,都沒有肉香味,不知道裡面到底摻了些什麼?能夠遇到還有肉香味的肉羹,真是感動。


「大塊肉羹」的滷味,雖然不算是頂級,也頗具水準,尤其那個黑豆乾,個人相當喜愛!


這道「天梯」應該是今天的驚喜,父親說這是豬牙齒上方的肉,吃起來很脆,不像是肉品,比較像是脆腸之類的口感。
後來車友阿里巴告知這叫做「隔間」,不是牙齦肉,是牙齦肉-牙齒之間的組織。
這「隔間」真的讓自己非常驚豔,遠勝過大塊肉羹。

阿川油飯

103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94號
0987 200 328


阿川油飯,今天美食探險的第二攤,就在大塊肉羹對面,蠻好找的。



會挑選阿川油飯,純是因為父親喜歡吃油飯,所以想來試試看!

阿川油飯的油飯吃起來不像是用糯米,而像是一般的米飯,所以吃起來比較濕潤,
沒有傳統油飯的Q彈咬勁,就像滷肉飯,雖然,父親也愛吃滷肉飯,不過,更愛吃油飯,所以原本對油飯有著高度期待,難免有點失落。
若從滷肉飯的角度來看,這還是好吃,尤其對於喜歡吃軟一點飯的人,只要不先入為主的認定這一定是傳統油飯的風格,應該也會喜歡。



阿川油飯的口感也是清淡走向,過去的豬血湯頭都很濃郁(可能是大骨熬湯),之前在關西「十六張小吃」客家小吃的豬血湯就很濃郁,
阿川油飯的豬血湯很清爽,自己也很喜歡這樣清爽的豬血湯。


這大腸酸菜冬粉,清爽口感!不是非常驚豔,但是已經頗具水準,
四神湯就比不上阿桐阿寶,拍起來也不好看,就不放照片!

大龍夜市還有許多有名小吃,像是第一土鵝,不過,中午時段都還沒有開張,我們也吃了差不多,所以就轉往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上一周走錯路之後,特別查一下路徑,原來從捷運圓山站到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從花博美術公園的花之隧道,是最近的距離。
花之隧道,就在花博美術公園-臺北市立美術館之間:

花博美術公園-花之隧道


捷運園山站穿過中山北路之後,就會到花博美術公園區的原住民文化館,今天假日,這裡有不少表演活動,人潮熙攘,但又不至於太過於擁擠,適合慢慢散步。


而且花博園區隨時都會花卉的展示,適合親子漫步散心。


穿過原住民文化館之後,往臺北市立美術館、圓山方向走,很快就可以看到花之隧道,有大大的招牌不容易迷路。


現在不是花之隧道花季,目前不夠好看,如果種植類似紫藤那樣的垂掛花朵,花季應該會非常豔麗。



花之隧道另外一端,就接到新生高架橋-濱江街交叉口,這裡有一顆巨大榕樹,氣根盤纏的姿態,是熱愛國華的父親相當喜愛的造型。
沿著濱江街,走一兩百公尺就會看到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官方網站,將過去的歷史起源介紹得很清楚: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歷史起源
原來這林安泰古厝,是「榮泰行」富商林家取福建泉州安溪的「安」和榮泰行的「泰」三個字,原本位置是在現在敦化南路旁得四維路(現在還是超高級地段啊),整個拆遷在目前位置重組。

而建築方面,除了有名的安泰堂,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建築導覽還提到「雨前樓」、「隨月閣」、「玉帶橋」。
整理遊記的過程,查閱Google衛星照片,發現Google衛星照片的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並沒有「雨前樓」、「隨月閣」、「玉帶橋」這些建築,甚至也沒有雨前樓的映月大池,
「雨前樓」、「隨月閣」、「玉帶橋」的位置在Google衛星照片上是一片大草地,所以猜想,這是不是新的建築??而不是過去林安泰古厝原始的建築?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正門口,這裡的大門樑柱就還頗有古味斑駁,典型的閩南樣式,這在台灣非常常見,年中到了馬祖(見:馬祖列島遊),才感受閩東建築又有著完全不同的福建建築風格。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建築導覽這張簡圖,詳細的標示各建築的位置,可以參考一下。

園區導覽圖
●藍色圓圈:
1.月眉池;2.外埕;3.安泰堂;4.燕尾風貌;5.凹壽三川門雕飾;6.斗栱;7.正廳;8.門廳、雕飾
●紅色圓圈:
1.雲牆;2.咾咕石院;3.愛波亭;4.飛石步道;5.臺灣石景;6.玉帶橋;7.瀑布假山;8.邀月亭;9.雨前樓;10.隨月閣 ;11.映月大池;12.醉茶居;13.顧渚茗山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月眉池、安泰堂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最主要的安泰堂和前面的月眉池。


安泰堂維護的還不錯,正面的紅牆樓,古新兼具!


這是正廳門口,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建築導覽詳細標示安泰堂25個參觀點:

分別是:
1.正廳;2.門廳;3.大房;4.二房;5.三房;6.四房 ;7.東廂房(第一間); 8.東廂房(第二間);9.西廂房(第一間);10.西廂房(第二間);11.中庭;12.左耳房;13.右耳房;14.迴廊;15.迴廊;16.祭具室;17.龍池;18.虎池;19.日井;20.月井;21.左外護龍;22.右外護龍;23.書房;24.龍井;25.虎井


這是窗台上的貝殼雕飾,很少見,這應該很費工夫。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建築導覽特別提到這「凹壽三川門雕飾」,官方是這樣說的:
「為內凹三門式結構,兩側有壽桃圖像的對聯框;門牆的左上方刻有花瓶、水果、煉丹爐等;右上方刻有官印、令旗、盔甲等,以代表文武雙全。屋簷下雕有飛鳳雀替、垂花吊筒、古琴和夔龍等吉祥象徵。」
沒有事先做功課,未能拍下全貌,只注意到自己感到有趣的飛羽線條。


這是後院邊牆,特別覺得漂亮,
這25個地方,若要一一細拍,會有許多值得注意的細節,這裡就不多說,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建築導覽裡面介紹得很詳細。

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做做功課再進去看,會有趣很多。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雨前樓


這是雨前樓,本來以為是個書院,現在回想,這棟建築要比安泰堂來得新非常多,越來越懷疑這是新建的。


雨前樓上也有剛剛提到的「凹壽三川門雕飾」,但是樣式要簡單許多,也沒有漂亮的飛羽。


這是從映月大池的醉茶居往雨前樓看過去,配上流行的秋紅落羽松,這樣的view還蠻有味道,
其實,若不論新舊,映月大池、雨前樓、隨月閣、玉帶橋、醉茶居這些搭配起來,非常好看。


若是從醉茶居後方,以醉茶居、柳樹當前景,遠望雨前樓,則又是另外一種華麗感。


在雨前樓二樓的休息亭,隨時可以看到起降頻繁的松山機場飛機。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玉帶橋


映月大池上的一個古典拱橋,這在大陸江南古鎮非常多,台灣這裡是大戶人家的江南庭院才會出現。


從玉帶橋望雨前樓、隨月閣,又有不同味道。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隨月閣


從旁邊假山上的邀月亭往下看隨月閣,雖然沒有古味,但也是成功的造景。



從醉茶居旁的小房子,模糊的看隨月閣。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愛波亭


再邀月亭上往左一點可以看到玉帶橋、愛波亭。
沿著映月大池,旁邊有兩個涼亭:醉茶居、愛波亭。
醉茶居比較大可以容納許多人,相較之下,愛波亭有著江南小巧的美感。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醉茶居


從隨月閣旁,以隨月閣前陽台坐前景眺望醉茶居,這樣讓醉茶居比較小巧一點。


映月大池旁這小小土地公廟,吸引我的目光,因為這是在古道上常常看到的簡易土地公廟,而不是在富甲豪宅旁會見到的奢華土地公廟。


最後在醉茶居前,以雨前樓為背景合影一下。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除了安泰堂、雨前樓映月大池這兩區之外,還有這簡圖下方標示「1.雲牆;2.咾咕石院」,不過,總覺得那裡太過於水泥人工化,所以就沒有拍太多照片。



園區導覽圖
●藍色圓圈:
1.月眉池;2.外埕;3.安泰堂;4.燕尾風貌;5.凹壽三川門雕飾;6.斗栱;7.正廳;8.門廳、雕飾
●紅色圓圈:
1.雲牆;2.咾咕石院;3.愛波亭;4.飛石步道;5.臺灣石景;6.玉帶橋;7.瀑布假山;8.邀月亭;9.雨前樓;10.隨月閣 ;11.映月大池;12.醉茶居;13.顧渚茗山

備註:
附上紀州庵的環景圖:



紀州庵旁書店環景圖:

 

arrow
arrow

    a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