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電影甜點--非常衝突SLEUTH,卻有著讓我吃大餐的滿足感,
這種預期之外的收穫,有點像是在路上撿到中兩百萬統一發票,讓我竊喜不已。

呵!這樣的比喻真是俗氣啊!

為何這部老片新拍的電影,可以讓我有如此的驚喜呢?
是欣賞到一個曠世劇作嗎?還是精彩的表演讓我有著90分鐘的享受呢?亦或是這部片子讓我領悟到什麼玄奧之處?

一開始寫文章,逼著自己仔細想想,好像都不完全是那麼一回事!

先來看看些背景資料好了。


在這:
非常衝突Sleuth電影資料頁面裡,簡單地整理了幾個重要的背景資料:
當年的老片,1972的
【Sleuth】,也是米高肯恩這個老戲精擔任主角的,只是當時還很年輕的他,飾演的是裘德洛的角色。
這次的新片改編,雖然是裘德洛擔任製片推動的,不過找來的幕後人員,都算是厲害的角色:
導演:肯尼斯布萊納 Kenneth Branagh
(他可是演過哈利波特裡那個自戀的遜腳魔法老師喔,呵呵,希望不要一提到這角色,就覺得他的導演作品很遜!
編劇:哈洛品特 Harold Pinter(摁!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配樂:派崔克杜爾 Patrick Doyle

為何特別提到幕後人員呢?
仔細回想看完這部電影的那份驚喜滿足感,並不是因為,這部電影讓我體會到什麼是衝突、掙扎?什麼羞辱?也不是因為,裘德洛和米高肯恩非常精彩的表演!(這兩位演員的表演真的很利害,將這部電影當作兩人飆戲的欣賞,也是不錯的!)
就一部電影作品來說,這並不是一部值得大書特書的經典;就改編來說,我沒有看過老片,也無從比較(在一些部落格裡,有人試圖比較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搜尋看看)。

這電影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開始的攝影調度和針鋒相對的對白,例如,從電腦監視畫面看到一部車子停在門口之後,攝影師用一個大LONG垂直往下俯瞰主人迎接客人,並以談論兩人的車子來開啓了兩人的對立。
接著進入屋子之後,攝影卻採用大廣角的平角,透過酒杯玻璃去看剛入門的客人,而站在鏡頭前的主人,也只能看到下半身;雖然兩人嘴賤的針鋒相對,已經從車子流竄到酒這邊了。

此時,若不知道主角是誰的觀眾,雖仍然不曉得兩個角色到底怎麼了?但是已經可以從兩人不友善的對話嗅出一絲絲的火藥味。(不過,不太可能發生[不知道主角是誰]有這樣的事情,現在每部電影都重視行銷,不知道主角是誰的這種觀眾應該是可以嚴加保護的稀有動物了。除非是,下班無聊沒事,拿著遙控器隨便亂轉台,不小心剛好喵到電影剛開始,而遙控器的無聊主人又剛剛好懶得再換台,或者是,以中樂透的心情賭賭看這部電影會不會好看!)

在電影的前幾分鐘,兩位主角還沒有攤牌的情形下(甚至還沒有讓演員露臉或是肢體動作開始表現衝突的),電影就單單依靠著對白和攝影角度就傳染了對立的情緒。
這點值得好好學習啊!
或許,這種對立情緒的渲染並不是什麼偉大的做法,厲害的影評可能可以舉例初上百部作品說明那些更美妙的創作。
但純粹就學習面來說,在這新版【非常衝突】的前幾分鐘,攝影角度、對白設計真是值得一個CUT一個CUT好好學習!

是啊!寫到這裡,我的那股驚喜感應該就很清楚了,不是因為看到一個偉大作品的膜拜,也不是一個推理劇的知性享受,更不是一個娛樂佳作的爽快。只是很單純看到一些些值得學習的段落。這種學習是可以拆開鏡頭,一個個去摹仿的學習。
(是,沒聽錯,就是摹仿。我一直以為所有的學習都源自於摹仿。只要不是完整無暇的複製,總是有辦法在這粗略、惡搞的摹仿當中找到自己的出路,也就是一般人口中所神化的【風格】)

隨著餐桌上的攤牌,兩位主角切入這次會面的主題-女人。此時,所有對白的暗諷、挖苦都不會是表現衝突的主要部份了。還有什麼要比去搶別人老婆來得更具有衝突性呢?
這也是在學習面上值得玩味的地方:衝突的主題不攤開的時候,觀眾比較可以由對白、鏡頭運用去【感受】衝突的情緒。但劇情一旦攤開主題,觀眾就【理解】所有衝突的原因。此時,觀眾需要的是劇情上衝突的【發展】。這種劇情上的衝突發展,也正是這劇本的精髓:衝突三幕戲,一種傳統的三幕劇作法。而老片、新片的改編差異,由下面附註的部落格文章所言,應該就是第三幕戲的安排。

回到自己玩味的地方,既然兩位主角衝突的劇本設定已經攤開來,除了劇本安排的三場GMAE之外,究竟還有什麼辦法去加強渲染這衝突的情緒呢?當然不會是傳統娛樂大片當中必定出現的槍戰、拳腳、飛車追逐(啊!對不起,還是有槍啦),這部片子的預算應該沒有那麼高,而且讓兩個戲精去飆戲,應該還是這部電影的賣點。
在【三場GAME的劇本設計、兩位主角的飆戲】這兩個主要軸心之外,我依然循著前分鐘所散發的氣味,像熱署當中的螞蟻尋覓散落的砂糖顆粒般去尋找些蛛絲馬跡。
攝影還是我最注意的地方。這部電影的攝影指導,似乎刻意避開時下流行的Steadicam  FOLLOW鏡位去塑造現實感,也不用【神鬼認證】般短切鏡頭來製造緊張感。攝影指導似乎回復到傳統,大量採用固定鏡頭去鋪成情緒。
有別於台灣新電影過去愛用的疏離式固定遠鏡頭,或是美國劇情愛用的固定中鏡頭(容易了解演員情緒,又不過於迫近),新【Sleuth】採用比16:9更大的寬螢幕超廣角(而且沒有廣角端變形,想來是顆昂貴鏡頭)去表現固定鏡位。
在冷調、灰階、線條的現代感室內背景當中,這樣的超廣固定鏡頭運用,要不呈現兩位主角的距離(通常是寬螢幕的左右兩端),要不就是極端接近主角的臉部,呈現一種壓迫感。

極CLOSE UP到角色臉部來呈現壓迫感、極廣的固定鏡頭來呈現疏離,這兩種鏡頭語言應該是再也傳統不過的鏡頭運用方式了。不過,不論是疏離的遠鏡頭還是迫近的CLOSE UP
,攝影指導常常將角色安排在鏡頭的邊緣,由於較為誇張的寬螢幕比例以及不變形的超廣角,攝影指導這樣的安排,讓環境的味道更加渲染角色的處境與情緒(廣角 V.S CLOSE UP)。
其效果感受猷如ANTON CORBILN為U2所製作的【The Joshua Tree 】這張專輯封面:



(下面的話,洩露一個梗,會破壞觀賞的樂趣喔,不要怪我沒緊告!)



除了鏡頭運用之外,這【Sleuth】新片的改編,刪掉了其他角色(可以去對比一下1972的【Sleuth】演員表。糟了,好像洩露了點劇情),這對劇情的安排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僅氣味更像劇場,也將所有的情緒都牢牢地綁在這兩位主角上面。(這對於劇情轉折的細節來說是一個挑戰,只是這個挑戰似乎沒有那麼成功,尤其是兩人的衝突情緒,到了第三幕,漸漸地散發出黏膩不耐的感覺)。
另一方面,導演刻意將屋外的畫面大量透過電腦監視系統來呈現(最明顯的是裘德洛爬上屋頂的那一橋段),這種做法營造一個視覺上的幽閉空間,讓那冷調室內空間成為一個單一劇場式場景。
也就是說,雖然角色並不是被固定綁在一個單一空間,但是卻利用鏡頭差異法,形成一個視覺幽閉空間,這種幽閉空間也將劇情情緒緊緊地綁在兩個角色的劇情發展上。
(這種單一幽閉空間的安排蠻常常出現在電影的劇情營造上,利用這種單一幽閉空間塑造無法逃脫的絕望感,例如奪魂鋸一的那個廁所是最明顯的設計。或者,像是典型的船難、山難都算是單一幽閉空間的變形)

【角色的單一化、空間視覺差異化】這兩點不僅僅讓電影散發一種劇情的氣味,也讓劇情更為緊密地纏繞在兩個主角上面,此時演員的能力很快地就會殘酷地表現出來(我想這也是裘德洛當製片的私心之一吧,讓一個老戲精和自己飆戲),不過這兩個做法有點像是兩面刃,一方面讓衝突氣味更加濃厚,但另一方面猶如像高壓高溫鍋很容易讓氣味快速發酵發臭。
這不禁讓我想第三幕戲的疲乏,究竟是劇情安排的錯誤還是那不透風的劇場氣味發臭了?

BTW

前幾分鐘的對白攝影安排、廣角固定鏡頭運用、角色的單一化、空間視覺差異化,這幾點是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有學習領悟的地方。
(當然,場景設計真的很漂亮,只是不好學吧!)

PS:
部落格:
呂仁茶社話推理2007年電影《非常衝突》(這裡有老片新片的比較,文章末也蒐集了一些談論這部【非常衝突SLEUTH】新片的文章)
白點貓胡言亂語:非常衝突Sleut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