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巧之味』手工水餃
  2. 『七十二牛肉麵』
  3. 『北平上園樓』
  4. 【FB:趴趴造小食客

『七十二牛肉麵』

「七十二牛肉麵」是牛肉麵老店,但是讓我印象深刻反而是這炒滷味, 不過,這炒滷味混合濃厚的醬油爆香和滷汁香氣,實在是非常特殊的口感,很少吃到這樣的滷味(不僅僅在牛肉麵店很少遇到,在其他種類的餐廳也很少吃到這般的滷味),滷過之後再大火炒一次,滷汁似乎增添些許快火韻味,像是豆乾、四季豆、豬耳朵都增加一些些彈Q,沒有想到兩道手續會改變這麼大。
雖然可以很容易從字面上,猜測這滷味經過炒和滷兩個料理過程,雖然也吃不太出來,究竟是先炒再滷?還是先擼再炒?

「清燉牛肉麵」
「七十二牛肉麵」清燉牛肉麵的乳白色湯汁,是第二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般清燉牛肉麵湯頭,好一點的店家會用牛骨去熬煮,再更講究一點的店家,會用慢火燉軟牛肉。
看起來,「七十二牛肉麵」的清燉牛肉,是一大塊牛肉清燉之後再切片,不是先切小塊再清燉,所以猜測「七十二牛肉麵」的清燉湯頭應該是另外熬煮的。
只是牛骨熬煮的湯頭通常帶有油脂和骨髓的半清澈湯汁,
乳白色湯頭有點像天香回味蒙古鍋,會呈現這般乳白色,個人只知道多半是加了香料或是蔬菜熬煮,像是大蒜或是白蘿蔔。
只是
「七十二牛肉麵」清燉湯頭吃起來沒有太重大蒜或是白蘿蔔香味,無法確定是加了哪些香料材?實在讓我好奇。
所以這乳白色牛肉湯頭喝起來,不像台南的牛肉湯,也不像永康牛肉麵的清燉牛肉湯那樣就是很濃厚牛肉味道,「七十二牛肉麵」的清燉牛肉湯頭有比較多樣的味蕾層次,適合喜歡細細品嚐以及無法接受太濃厚牛肉味道的食客。
當然相對的,喜歡濃郁厚重牛肉湯頭味道的人,可能就會覺得不夠味了。
個人來說,小小遺憾的是「七十二牛肉麵」清燉牛肉是肉片而不是肉塊,若能改成牛肉塊,自已覺得應該更能渲染些牛肉香氣。


「七十二牛肉麵」老店位置在建國北路和濟南路口,幾年前搬遷到濟南路、新生南路口這重新裝潢的新店面,店面採用大紅色系、新穎乾淨很多,門口還是保有著過去吸引目光的牛骨裝潢。


一進店內,就看到左邊這三個大鍋正在熬煮牛肉湯頭。


店內也是大紅喜氣的裝潢風格,這應該很受老人家的喜歡。


「七十二牛肉麵」的價位雖然還沒有國際觀光客知名的永康牛肉麵那樣貴,不過,也大概和台北知名牛肉麵的價位差不多。
像永康牛肉麵這般觀光客級的紅燒牛肉麵大都在300元附近,而像「七十二牛肉麵」這般台北牛肉麵老店或是名店,紅燒牛肉麵和半筋半肉麵為220~230元左右。
再稍微不知名一點的牛肉麵店,就會在200元以下。

「半筋半肉麵」

「七十二牛肉麵」的半筋半肉麵和紅燒牛肉麵,都是用紅燒湯頭,像是蕃茄牛肉湯頭,沒有吃到蕃茄,猜測是加了不少蔬菜一起熬煮的紅燒湯頭,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健康清淡的湯頭。
牛筋燉的軟爛,湯汁也有入味,算是對得起這個價位的半筋半肉麵。(不過,不少店家的牛筋都燉的很軟爛,所以也不算太特別的優點。)

「紅燒牛肉麵」

「七十二牛肉麵」紅燒牛肉麵是切成大塊,我個人頗為喜歡這種形狀大小的紅燒牛肉,這樣才容易吃得出來牛肉紅燒的香味。
小小私心是希望「七十二牛肉麵」清燉牛肉也是這樣的方形牛肉塊,才吃得到牛肉清燉香味。(現在坊間好多牛肉麵館的牛肉都改切成肉片,這讓我失望不少)

麵條部分可以選擇拉麵或是意麵,我個人很喜歡拉麵的硬Q度,可是同行的朋友就覺得好像沒有煮熟(可能他偏好軟麵條),只是我個人覺得牛肉湯汁沒有入味到麵條,這算是「七十二牛肉麵」普通的地方。

「麻醬麵」

這「麻醬麵」肉燥香味多過於麻醬香氣,感覺比較像是肉醬麵 ,一般肉醬都是用豬肉燥,「七十二牛肉麵」的「麻醬」有著濃濃牛肉香氣,不知道是醬汁加了牛肉湯?還是肉燥加了牛肉?

「小菜:小黃瓜」

這涼拌小黃瓜,也是我個人覺得「七十二牛肉麵」普通的部分,小黃瓜中間的心感覺沒有入味,不知道是不是整顆醃製好再切段?


兩次餐點合照,還好份量沒有很大,一人一碗差不多剛剛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七十二牛肉麵
    全站熱搜

    a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