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189300 (1)P3189442 (1)
第一張是〖一坑古道〗上一個小溪流腹地,第二張是【耳空龜山】基點附近大面積群聚的「雙扇蕨」。

菁桐這一帶過去有不少煤礦坑,一坑村是其中一個煤礦聚落,附近的五坑也是因應煤礦而興起的聚落。
(以「坑」為名的聚落,似乎都和煤礦有著關聯,像是暖暖那裡的「荖寮坑」,不知道五坑附近的「紙寮坑」是不是也是煤礦聚落?)

〖一坑古道〗是菁桐一坑村,沿著一坑溪上切到越嶺鞍部,非常短的一條古道,網路不太確定的資料是說,〖一坑古道〗是過去連接煤礦場的小路徑,而且〖一坑古道〗古徑是否有連接到鞍部,也是不太確定的。

原來的路線計畫是從〖一坑古道〗上切到鞍部,接到〖山腰古道〗往【耳空龜山】前進,然後再從【四分尾山】、【大尖山】下汐止。
不過,因為我們坐火車到菁桐,花了不少時間,11點才到一坑村,加上〖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路況需要慢行小心一點,所以到達【耳空龜山】已經是下午三四點,就臨時決定改從五坑回到106縣道,坐公車回到深坑。
FB粉絲頁:好野遊 賞台灣
從下面這張簡圖,可以看到這次〖一坑古道〗路線,和另外兩次路線〖菁桐古道〗、〖紙寮古道〗關係。
〖耳空龜山步道〗剛好是隔開汐止-菁桐的山脈稜線(細緻一點的說,【姜子寮山】、【耳空龜山】、【四分尾山】這幾條山脈合力隔開汐止-菁桐),〖淡蘭古道〗中路就是要越嶺【姜子寮山】、【耳空龜山】、【四分尾山】這一條山脈。
而〖菁桐古道〗、〖一坑古道〗、〖紙寮古道〗這三條古道都是上切〖耳空龜山步道〗這條稜線的溪谷路線:
〖菁桐古道〗沿著菁桐溪可以接上〖耳空龜山步道〗菁桐端起點,
而〖一坑古道〗則是沿著一坑溪,在末端的鞍部接到〖耳空龜山步道〗中間的【581峰】,
〖紙寮坑古道〗則是沿著紙寮溪到達〖耳空龜山步道〗末端(〖大尖山步道〗口)。

〖菁桐古道〗是以往〖淡蘭古道〗中路主要道路的一小段,或許也可以稱〖一坑古道〗、〖紙寮古道〗是〖淡蘭古道〗中路的小支線。
024、標示軌跡一:〖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
今天主要的山徑有四段:
〖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部分、往五坑〖不知名山徑〗,分屬四種不同風格:
1、〖一坑古道〗
〖一坑古道〗前半段是溪谷路,後半段過了【石底觀音山】叉路開始上切鞍部,前後兩段明顯地有乾溪床路,加上上切鞍部的陡峭段,今天主要遺跡都在〖一坑古道〗過了【石底觀音山】叉路的後半段。
P3189279
P3189348 (1)P3189322 (1)
2、〖山腰古道〗
〖山腰古道〗是今天路況最糟的一小段路,和很多多雨路段的山腰路一樣,這1km多的〖山腰古道〗有不少小坍方,一路上沒有聚落遺跡。
3、〖耳空龜山步道〗
〖耳空龜山步道〗是今天最好走的一段路,稜線路雖然有不少上上下下,但是路況非常好,只是〖耳空龜山步道〗似乎不太熱門,沒有遇到任何登山客。
這次是第一次上【耳空龜山】,在基點附近看到目前(2018年)所見最大分布的雙葉蕨,讓我非常驚喜,引發我想要探索姜子寮山系這一帶的雙葉蕨。
基點下方鞍部有非常著名的「雙石塔」流籠遺跡。
P3189428 (1)
4、往五坑〖不知名山徑〗
這段路看路徑,應該是五坑區域上切【耳空龜山】的農徑,雖然也上切稜線的路段,但是地勢算是緩和,只是幾乎很少人走動,路徑幾乎被雨季瘋狂生長的蕨類所淹蓋,需要慢慢尋找布條和路徑。
【路線說明】
***************************
今天實際路線,大約是:
「菁桐車站」-白石村-一坑村-〖一坑古道〗-鞍部-〖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耳空龜山】-不知名山腰路徑-五坑。
在交通上,雖然我們是做平溪小火車到「菁桐車站」,不過若是搭乘公車795在一坑村下車,會比較快到達。

可以將今天路線大致分成幾段:
A、(藍色路線)菁桐車站-台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真樸齋)-白石村-一坑村-〖一坑古道〗入口:
其實,從菁桐車站到一坑村,直接走靜安路二段(106縣道),距離更短更快到達,我們走藍色路線這段路,是為了繞去白石村的煤礦遺跡看一下。
這段1.84km的路都是柏油路面。

B、(綠色路線)〖一坑古道〗入口-鞍部:
〖一坑古道〗大約2.4km,前半段沿著一坑溪上溯,過了一坑溪尚有水流段落之後,就在乾溪床不斷來回上切,溪床越來越小,幾乎只剩下石塊而看不出來是溪床,一坑溪源頭差不多是在【石底觀音山】叉路附近。
〖一坑古道〗在溪谷路段沒有什麼聚落痕跡,反而在【石底觀音山】叉路附近,出現土地公廟和兩座磚房遺跡(不確定是不是煤礦聚落遺跡)。

C、(墨綠色路線)〖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會合點。
這段〖山腰古道〗長度更短,大約1.3km,路況比〖一坑古道〗更差,非常濕滑,感覺許久沒有人來走動,有些小崩坍,下面等高線圖,可以看到〖山腰古道〗雖然是山腰等高線,但是需要上上下下,來越過小崩坍。
不少遊記選擇不走上一段的〖山腰古道〗,而是在鞍部,往右到【581峰】走〖耳空龜山步道〗到【耳空龜山】,鞍部接【581峰】這樣走法,路況要比〖山腰古道〗好很多。

D、(黃色路線)〖耳空龜山步道〗-【耳空龜山】-〖耳空龜山步道〗往五坑叉路。
大約0.9km,進入〖耳空龜山步道〗,開始稜線路段,是今天最好走的一段路。
【耳空龜山】下方鞍部的「雙石塔」是過去流籠遺跡,尺寸規格不小,可以看出過去流籠運載規格也是相當高,過了「雙石塔」之後,開始稍微陡爬升到基點,但是路況非常好,很好走。
前面提到,接近【耳空龜山】基點有著非常大範圍的雙葉蕨分佈,其實在〖一坑古道〗附近就看到小範圍的雙葉蕨,和其他區域(像是筆架連峰、鱷魚島、紙寮坑、竹篙山)看到的分佈範圍差不多,但是在【耳空龜山】基點附近有好幾個山坡,整片都是雙葉蕨。
Q3290038
E、(橘色路線)往農家〖不知名山徑〗-農家出口。
大約0.8km,下降100m,如同前面所言,這一小段路應該是五坑區域上切【耳空龜山】稜線的農徑,這段路感覺非常少人走動,不少路徑被蕨類淹沒。
會選擇走這條路,是因為擔心從【耳空龜山】走到【大尖山】會遇到天黑狀況,所以臨時改走這條山徑,下切到五坑區域。

F、(藍色路線)農家-光明路叉路-五坑公車站(靜安路二段)
這段路有2.4km,都是柏油路,只是為了要去搭公車795回到深坑。
024、標示軌跡二:〖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

【路線高度距離說明】
***************************
每段路線高度距離:
A、(藍色路線)菁桐車站-台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真樸齋)-白石村-一坑村-〖一坑古道〗入口:
1.84km的柏油路。
A-1、「菁桐車站」,距離:起點、高度:346m。
P3189247 (1)
A-2、「白石村」,距離:0.87km、高度:312m。
P3189253 (1)
A-3、「一坑村」入口,距離:1.48km、高度:308m。
P3189259 (1)
A-4、【薯榔尖】入口,距離:1.79km、高度:316m。
P3189266 (1)
A-5、〖一坑古道〗入口,距離:1.84km、高度:318m。
P3189271 (1)

B、(綠色路線)〖一坑古道〗入口-鞍部:
大約2.4km,爬升230m。
前半段需要穿梭ㄧ坑溪兩側。
後半段,過了【石底觀音山】叉路,開始直切等高線,爬升到鞍部,算是今天比較陡峭的一段。
B-1、用餐溪水平台,距離:2.66km、高度:387m。
P3189266 (1)
B-2、【石底觀音山】叉路,距離:3.52km、高度:403m。
P3189323 (1)
B-3、鞍部,距離:4.27km、高度:547m。
(鞍部十字路,往右:【581峰】、往左:【石底觀音山】、直行:〖山腰古道〗)
P3189367 (1)

C、(墨綠色路線)〖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會合點。
大約1.3km,從高度表可以看到,這段〖山腰古道〗雖然是沿著等高線走,但是需要高繞低切越過不少小坍方。
C-1、〖耳空龜山步道〗會合點,距離:5.53km、高度:526m。
P3189419 (1)

D、(黃色路線)〖耳空龜山步道〗-【耳空龜山】-〖耳空龜山步道〗往五坑叉路。
大約0.9km。
D-1、石控子溪叉路(內曾路),距離:5.83km、高度:531m。
P3189424 (1)
D-2、雙石塔,距離:5.92km、高度:526m。
P3189431 (1)
D-3、【耳空龜山】,距離:6.14km、高度:597m。
P3189449 (1)
D-4、五坑叉路,距離:6.45km、高度:573m。
P3189459 (1)
E、(橘色路線)往農家〖不知名山徑〗-農家出口。
大約0.8km,下降100m。
E-1、農家出口,距離:7.25km、高度:464m。
P3189475 (1)
F、(藍色路線)農家-光明路叉路-五坑公車站(靜安路二段)
2.4km的柏油路。
F-1、光明路叉口,距離:7.35km、高度:445m。
P3189482 (1)
F-2、五坑公車站,距離:9.65km、高度:238m。
024、標示高度距離:〖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

【軌跡】

***************************


下載軌跡方式:
1、點選上面connect可以下載軌跡檔
2、健行筆記『〖一坑古道〗〖山腰古道〗【耳空龜山】』下載軌跡
3、手機掃描QR Code


【遊記本文】

***************************
A、(藍色路線)菁桐車站-台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真樸齋)-白石村-一坑村-〖一坑古道〗入口:
1.84km的柏油路。
A-1、「菁桐車站」,距離:起點、高度:346m。
A-2、「白石村」,距離:0.87km、高度:312m。
A-3、「一坑村」入口,距離:1.48km、高度:308m。
A-4、【薯榔尖】入口,距離:1.79km、高度:316m。
A-5、〖一坑古道〗入口,距離:1.84km、高度:318m。
***************************

P3189247 (1)

「白石村」
P3189253 (1)


P3189254 (1)


「薯榔一坑石塊」
P3189259 (1)


P3189263 (1)

「薯榔尖」登山口叉路
P3189266 (1)


P3189269 (1)

〖一坑古道〗入口
P3189271 (1)

***************************
B、(綠色路線)〖一坑古道〗入口-鞍部:
大約2.4km,爬升230m。
前半段需要穿梭ㄧ坑溪兩側。
後半段,過了【石底觀音山】叉路,開始直切等高線,爬升到鞍部,算是今天比較陡峭的一段。
B-1、用餐溪水平台,距離:2.66km、高度:387m。
B-2、【石底觀音山】叉路,距離:3.52km、高度:403m。
B-3、鞍部,距離:4.27km、高度:547m。
(鞍部十字路,往右:【581峰】、往左:【石底觀音山】、直行:〖山腰古道〗)
***************************

P3189274 (1)


P3189276 (1)

「土地公廟」
P3189278 (1)


P3189280 (1)


P3189285 (1)

〖一坑古道〗溪流腹地
P3189287 (1)


P3189291 (1)


〖一坑古道〗溪流環景:



P3189292 (1)

〖一坑古道〗溪流環景:


一坑溪用餐小平台
P3189294 (1)


P3189296 (1)
「早田氏蛇根草」
和「蛇根草」最大差異是「早田氏蛇根草」花萼上有瘤狀物,這照片的瘤狀物還蠻清楚的。

P3189297 (1)


P3189300 (1)


P3189302 (1)


P3189304 (1)


P3189308 (1)


P3189309 (1)


P3189310 (1)


P3189311 (1)P3189313 (1)


P3189317 (1)

「遺跡」
P3189322 (1)


P3189323 (1)

【石底觀音山】【刀石崙山】叉路
P3189324


P3189325 (1)

一坑溪上游
P3189328 (1)
在一坑溪乾溪床來回切。

P3189335 (1)


P3189337 (1)


P3189343 (1)


P3189344 (1)

「石頭厝遺跡」
P3189348 (1)

開始上切越嶺鞍部
P3189350 (1)


P3189354 (1)


P3189360 (1)


P3189362 (1)


P3189363 (1)


P3189364 (1)
「台灣黃藤」

〖鞍部〗(「一坑-耳空龜保甲越嶺路古道」)
P3189367 (1)

***************************
C、(墨綠色路線)〖山腰古道〗-〖耳空龜山步道〗會合點。
大約1.3km,從高度表可以看到,這段〖山腰古道〗雖然是沿著等高線走,但是需要高繞低切越過不少小坍方。
C-1、〖耳空龜山步道〗會合點,距離:5.53km、高度:526m。
***************************
這「鞍部」十字路口,往右是【石底觀音山】、往左是「耳空龜山步道」的【581峰】,直走則是「山腰古道」

P3189367-Map
這張軌跡等高線圖就很清楚,灰色粗線是我們走的軌跡:
照片的十字交叉路,就是第一個越嶺鞍部。從照片右邊的「一坑古道」走到左邊的「山腰路」,
這張等高線圖十字交叉點往上,就是「一坑-耳空龜保甲越嶺路古道」,往下就是【刀石崙山-石底觀音山】。
「一坑-耳空龜保甲越嶺路古道」接到「耳空龜山步道」應該會比我們走的「山腰路」->「雙石塔」要好很多。
P3189368

〖山腰古道〗
P3189375 (1)


P3189376 (1)


P3189382 (1)


P3189383 (1)


P3189387 (1)


P3189394 (1)


P3189396 (1)

小片雙葉蕨
P3189397 (1)


P3189402 (1)


P3189403 (1)


P3189404 (1)


P3189409 (1)

低切
P3189410 (1)


P3189414 (1)


P3189416 (1)

〖耳空龜山步道〗會合點(〖山腰古道〗叉路)
P3189419 (1)

***************************
D、(黃色路線)〖耳空龜山步道〗-【耳空龜山】-〖耳空龜山步道〗往五坑叉路。
大約0.9km。
D-1、石控子溪叉路(內曾路),距離:5.83km、高度:531m。
D-2、雙石塔,距離:5.92km、高度:526m。
D-3、【耳空龜山】,距離:6.14km、高度:597m。
D-4、五坑叉路,距離:6.45km、高度:573m。
***************************

P3189420 (1)


P3189421 (1)

「內曾路」叉路
P3189424 (1)
「五四縱走」往石控子溪。

「雙石塔」
P3189428 (1)


P3189431 (1)
回望「雙石塔」

P3189429 (1)
仰望【耳空龜山】


P3189436 (1)


P3189437 (1)
姜子寮山系的「耳空龜山」基點附近稜線山坡,是目前觀察到最大量的「雙葉蕨」。像這樣一大片「雙葉蕨」有好幾個區塊。
姜子寮山系和二格山系的溫度是差不多,但是姜子寮山系更加潮濕,而這幾片山坡向陽性非常好,
歸納一下這幾點,「雙葉蕨」或許喜歡潮濕、喜歡陽光、但是不能悶熱(熱一點的五指山就看不到),又不耐冷風(所以擎天崗分佈不多)。
但是這樣還是無法了解,為何中部沒有「雙葉蕨」分佈??

P3189438 (1)
但是,單就「喜歡潮濕、喜歡陽光、不能悶熱、不耐冷風」這四點,還是不太能理解為何瑪礁古道上看不到「雙葉蕨」?

P3189441 (1)


P3189442 (1)


P3189444 (1)

P3189445 (1) 【耳空龜山】
P3189449 (1)P3189453 (1)


【耳空龜山】基點環景:



P3189447 (1)P3189455 (1)


P3189448 (1)


P3189451 (1)


〖五坑越嶺古道〗
P3189459 (1)

***************************
E、(橘色路線)往農家〖不知名山徑〗-農家出口。
大約0.8km,下降100m。
E-1、農家出口,距離:7.25km、高度:464m。
***************************

藍天隊的路標是寫著越嶺古道,不過查不到這名稱。
P3189460


P3189461 (1)


P3189464 (1)


P3189465 (1)


P3189466 (1)


P3189467 (1)


P3189468 (1)


P3189471 (1)

「竹林」

P3189473 (1)
開始出現農家痕跡

P3189474 (1)
這不是遺跡,應該是附近農家的石頭圍籬。

「農家出口」的石頭厝
P3189475 (1)

***************************
F、(藍色路線)農家-光明路叉路-五坑公車站(靜安路二段)
2.4km的柏油路。
F-1、光明路叉口,距離:7.35km、高度:445m。
F-2、五坑公車站,距離:9.65km、高度:238m。
***************************

P3189476 (1)


P3189482 (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fei 的頭像
    afei

    阿非邦

    a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