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身特有的地理個性,中間幾座綿延的山脈,將人們分隔成東西兩區,歷年來的政府階層,為了管理方便,另一方面也為了經濟價值,莫不企圖建立東西橫貫越嶺道路。
像是南部的浸水營古道,中部的八通關古道、合歡越嶺古道,北部的淡蘭古道。
其中,浸水營、八通關、合歡越嶺,甚至霞喀羅,都是過去原民獵徑或是遷徙路徑,串連而成,這幾條越嶺道路,與其說是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管理目的,不論清朝時代或是日據時代,都偏重這樣的管理目的,也因此,日據時代的駐在所,成為這幾條越嶺道路的重要遺跡。
和其他越嶺道路不同的是,淡蘭古道各路線,多為漢人行進的路徑,漢人一向居住在平地,是台灣歷年統治階層最容易管理的區域,所以淡蘭古道的經濟目的就濃厚多了。
以淡蘭古道北線的金字碑古道來說,路上出現的古蹟多是煤礦遺址。
目前分類:整合型遊記 (5)
- Oct 01 Mon 2018 09:37
〖淡蘭古道〗路線登山健行、Off Road遊記彙集
- Dec 07 Mon 2020 00:54
自己的「百岳、谷關七雄、小百岳」遊記彙整記錄
.jpg&width=640&height=368)
FB:【好野遊 賞台灣】
第一部分:台灣百岳
2014年才開始嘗試台灣百岳,這裡整合記錄一下,
(雖然高中、大學時期曾經到合歡山,不過,不太算吧!哈哈)
台灣百岳幾乎都是3000m以上的山,(六順山、鹿山在3000m以下)編號請見:
維基百科的台灣百岳編號
- Sep 15 Sat 2018 16:24
無尾熊愛爬100目標紀錄
- Apr 10 Thu 2014 14:14
日本古城遊歷彙整
- Nov 03 Wed 2010 07:48
「百Road蒐藏」之路-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