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堇菜科 (5)
- Aug 17 Tue 2021 09:13
〖菫菜彙整〗合生托葉群:短毛堇菜、小堇菜、箭葉堇菜、紫花地丁
- Aug 16 Mon 2021 11:34
〖菫菜彙整〗鳥嘴柱頭群:紫花堇菜、翠峰堇菜、新竹堇菜

這是在〖菜公坑步道〗紀錄的「紫花堇菜」,步道上自成一個小族群,四月盛開。
細看柱頭模樣,有別於其他堇菜的奶嘴型柱頭,「紫花堇菜」柱頭呈現細尖嘴模樣(見下面圖片,就是先端變細變尖),難怪這分類群會被稱作「鳥嘴柱頭群」。
- 「紫花堇菜」相簿:〖菫菜彙整〗紫花堇菜。
- 「翠峰堇菜」相簿(缺):〖菫菜彙整〗翠峰堇菜。
- 「新竹堇菜」相簿(缺):〖菫菜彙整〗新竹堇菜。
- 「堇菜」總相簿:「菫菜」彙整
- Aug 13 Fri 2021 11:09
〖菫菜彙整〗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 Apr 10 Sat 2021 13:49
〖堇菜彙整〗雙緣柱頭群:匐堇菜(如意草)

這是【大屯山】區(向天池畔)的「匐堇菜」,「菫菜」算是相當普遍的小花朵,台灣約有18種菫菜分佈在不同海拔,常常走動【大屯山】區的人應該很容易發現台北菫菜、匐堇菜這兩種堇菜,一開始還不會分辨「台北堇菜、匐堇菜」,後來慢慢發現其實差異點頗多。
或許是知道分辨的幾個要點,2021年Hiking紀錄有意無意地集中在「堇菜彙整」這項目上。
大約三四年前在七星山區看到大量台北菫菜、匐堇菜之後,就慢慢開始累積堇菜的紀錄,
不過,當時重心也是有意無意的放在「大屯山區彙整」,並沒有很積極去快速紀錄其他堇菜,所以過去幾年一直都只有紀錄到三種。
一直2021年,在不同地方遇到茶匙黃、普萊氏堇菜、小菫菜、短毛堇菜、箭葉堇菜,才開始集中心力整理一下目前紀錄的八種堇菜。
- Mar 17 Wed 2021 01:48
〖菫菜彙整〗大屯山區:台北堇菜、匐堇菜、紫花堇菜、小堇菜、箭葉堇菜
這張是「台北堇菜」,開始認識堇菜,就是在【七星山】沿途一路盛開的「台北堇菜」,後來在向天池、冷水坑、二子坪注意還有一種小型的堇菜:匐堇菜(第二張照片)。
第三張照片是「紫花堇菜」,大屯山區分佈數量很少,只有聽說〖菜公坑步道〗、「小觀音山」區分佈一些。
這是〖面天山步道〗接近火燒山叉路的邊坡看到的「箭葉堇菜」,經過這裡數次,2021年才注意到這堇菜,這也是分布相當普遍的堇菜。
這是2021年在三芝〖山仔頂步道〗口看到的「小堇菜」,後來才知道2018年在〖茶壺山步道〗也遇過小堇菜,算是分布相當普遍的堇菜。
如同文章末「背景知識」段落那篇文章所提到的「堇菜分辨要點」,分辨堇菜要從幾個特徵著手:莖、蓮座、葉形、葉柄翼、托葉、花冠基瓣、側瓣內細毛、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