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自從十幾年前退伍之後,突然感到週遭聽音樂的朋友都有些變化了, 以前朗朗上口的POST PUNK,現在都改聽電音; 那時候普通無聊的PUB都還只是放一些POP或是45轉, 好玩一點的PUB會放重金屬或是POST PUNK, 就在大約1995年時,一些號稱DJXXX的人開始在野外(如河濱公園)開辦野台電音PARTY, 放一些不太一樣的電子樂; 過來的幾些年,就像野火蔓延般,各地方的pub都改放電音了,連45轉的唱片也都變了; 而電音的流派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一些新名詞,Ambience,Trance,Techno,Big Beat,Tri Hop,Drum&Bass, 比過去發展40多年的搖滾還要多,讓我眼花撩亂; 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搖滾一點的東西,那種太過適宜跳舞的電音還是有點不習慣, 過去PO一些和電音有關的: PRODIGY(這是我新進的最愛) Aphex Twin-Come to Daddy(這是永遠的振奮曲) APHEX TWIN-Rubber Johnny(這還不知道單純用聽的會有什麼感覺) APHEX TWIN-I Built A Motivator Aphex Twin - Flex Portishead-Only You(到底算不算電音呢?但產量少的Portishead音樂氣氛依然勾引人) 很明顯地APHEX TWIN佔了多數;不可否認,APHEX TWIN真是鬼才,各種樂風都能玩得很棒, 而且常常冒出奇怪的節奏與鼓點,就是APHEX TWIN這種不可預期的瘋狂音樂吸引著我. 不過今天不是推薦APHEX TWIN,而是BISK (Naohiro Fujikawa). BISK是個日本電音音樂家,其電音和APHEX TWIN或是適宜跳舞的電音有著很大不一樣; 就如同下面所引用的文章所言,BISK的音樂非常具有實驗性, SAMPLE一些聲響,細心地組合在一起; 因此乍聽之下,BISK的音樂有著兩種性格:一個來自SAMPLE聲響的隨機性,一個來自組合的理性; 這跟能夠讓人跳舞或是恍惚的電音完全不一樣; 網路上BISK介紹並不多,擷取一些來: 1.前衛音樂網的推薦: strange or funny-haha? (sub rosa SR118) Fujikawa Naohiro 繼九六年的傑作 Time (參見本站評論)之後剛剛推出的第二張專輯。 這張比第一張自由得多,不論在節奏和音色運用上都是(很少有固定的四四拍子)。音樂中露出典型的日本式的神經質、荒繆感和細膩感。能用極為通俗的樂器聲(如節奏機、傳統的馬林巴等)搞出徹底創新的曲子,是藤川的風格特色。 2.DJ PIONEER的介紹: 如果上述名字你还有点相熟,那么这群可能就比较陌生了。因为它们都是来自比利时著名试验电子厂牌SUB ROSA的乐队,乐手。其中BISK是日本人NACHIRO FUJIKAWA的一人乐队,对这位乐手的音乐有很多不同的评价,TRIP HOP,JUNGLE什么都有,但笔者认为我的一位友人给他的音乐下了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听多了会头晕!!因为BISK音乐中个元素的排不十分怪异,而 且变化多端,格式古怪声响常会游走于你的两耳之间,让人有天旋地转的感觉。SCANNER也同样是ROBIN RIMBAUD的一人乐队 (同一篇文章也出現在来自阴暗乐派的另类电子乐) (這裡提到了SUBROSA這實驗音樂品牌,這品牌出版了一些詭異實驗的音樂, 常常有讓人狂喜的驚奇出現) 3.前衛音樂網的 BISK 訪問錄 附上多年前剛剛聽電音時的想法: ------------------ 一直想寫有關於音樂的官能性方面的感想,特別是會引起亢奮恍忽的音樂特性, 就好像喀藥一般的效果,這亢奮,我想跟性的興奮是不一樣的,倒像是童乩出神的程度. (雖然我不是真正了解童乩出神是怎樣的狀態) 會想這樣子寫,是來自看一些關於電子舞曲的文章,可是不知如何下筆? 有一個經驗讓我印像深刻,在我還在公司上班時的那段日子, 有一次又加班到半夜三四點,精神有點恍惚,我把MOBY的DISK這張ECD塞進CD-ROM裡, 將耳機音量開到極大,PLAY到第二首曲子, 我記得,那電子鼓點和愈堆愈高的女高音, 將我疲備的精神亢奮到極點,讓我不由得恍乎地擺動起來, 那時候我才相信電子舞曲的力量, (事實上,以前是有點不齒) 那種感覺,在以前聽TrashMetal時,曾經有過相似的經驗, 而像是黑人舞曲,RAP,R&B,Disco,45轉舞曲都不曾給我同樣的味道. 另外一次感覺是在Edge感受到的,Edge似乎很有系統地利用某些元素來亢奮跳舞客的知覺, 除了DJ的舞弄之外,並安排一些人間歇吹一些口哨, 還有電視射放出來的高彩度,抽像且重複變化的影像, 迷漫的煙,可能夾雜了大麻;牆壁上的迷彩塗案也刻意以螢光照射, 當然,酒的催化也是有幫助的. 如果純就聲音方面來討論,我覺得在高分貝的揚聲器旁,亢奮的效果特別好, 除了這個物理性因素,我覺得某些鼓點,亢奮的效果特別好, 這些鼓點不只是因為大音量而有這種亢奮力量,應該是說, 某些節拍,某些音質的鼓點,亢奮的效果才特別好! 或許,我該去找找這些特別的鼓點是些啥樣的名稱, 不過,我覺得這些特別的鼓點常常被使用, 所以可能是某些電子效果器的鼓點音質。
阿非邦
a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 guestName }}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