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The Monster Show》讀書計畫的慢慢展開,會將各心得轉化成不同的網誌,目前計畫與完成的想法有:
0、《The Monster Show魔鬼秀》
1、【《FREAK》BY TOD BROWNING】
2、【[※魔鬼秀]Diane Arbus】(Diane Arbus)(Diane Arbus的攝影作品)
3、【[※魔鬼秀]TOD BROWNING】
4、【[※魔鬼秀]《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Caligari 】
5、【[※魔鬼秀]《吸血鬼》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除了《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魔鬼秀》在這個章節還談到兩個歐陸的表現:一個穆腦(Murnau)的《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吸血鬼 》,另一個市巴黎的恐怖劇場「大木偶劇場the Theatre du Grand Guignol」。
相較於前面兩個章節所提到【TOD BROWNING】和【Diane Arbus】,《魔鬼秀》這本書先是從美國庶民文化的嘉年華會表演聯繫到【TOD BROWNING】,進而藉由Diane Arbus對於各種畸型人的寫實攝影來談人們對於恐懼,以及對於「She is one of us」的認同感作用。也就是說,前面兩個章節是從庶民文化、寫實攝影、這兩點出發來談恐怖電影的脈絡。
在這個章節,《魔鬼秀》談到的歐陸三個表現,《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吸血鬼 》、「the Theatre du Grand Guignol」則是從藝術運動的浪潮來談恐怖電影。就像之前提到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吸血鬼》這兩部電影是被歸類到德國表現主義的電影,作者並進而談到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對於恐怖電影的喜好(還記得超現實主義電影,布紐爾的《安達魯之犬 Un Chien andalou》嗎?),尤其是大木偶劇場以大量噴血所表現的刺殺、絞刑、割喉,企圖型塑恐怖的臨場感,彷彿和這幾年《奪魂鋸》所掀起的追求真實恐懼的極限電影熱潮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