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迷你瓶論影片 (74)
- Jan 15 Tue 2013 22:25
2013電影迷評01-「Haevnen」「更好的明天」
- Jan 04 Fri 2013 14:39
電影雜記簿2013
現在看電影,不像過去那樣有種使命感,
以前都會很努力地將某個導演的作品,不論是青澀的開端,還是成熟的饗宴,都會很努力地細細品嘗,像是海綿般,卯足了勁去吸收電影二三事,。
縱使有些缺點,但是都可以在成長的脈絡當中,體會些不同電影之間的變幻。
那段時間(大約十幾年前吧),很癡迷於整理電影觀後心得,就自己能力所及,針對一部電影或是一個成長脈絡,整理出思緒。
那時候,自己喜歡什麼電影,一點都不重要,
喜歡或是不喜歡的,甚至討厭的,都會增長對電影的認識,與自己的反思,
所以,看電影、寫觀後心得,有點像是做功課,不太像是吸引別人欣賞,
比較像是在兩個方面驅策自己的認識速度,
很像現在寫林道遊記的方式。
- Dec 08 Wed 2010 23:04
登山車網路影片
這篇是看到北部OFF ROAD團的一個討論串:越野單車影片分享,
想要自己過濾壹下,針對可以作為日後拍片參考的影片:
What is Mountainbiking about?
很精緻的登山車影片
What is Mountainbiking about? from Filme von Draussen on Vimeo
Life Cycles超棒的影片,這是作成光碟在銷售的:
- Jun 15 Tue 2010 16:31
最近的閱讀
最近的閱讀:
今天趁一點點放晴,跑到誠品看了「龍紋身的女孩」,原來是通俗的犯罪小說,很符合我的胃口,而且三條線索並進,讓情節很緊湊,不會有冗長的感覺。
一口氣喵了140多頁,應該要買回來看了!
昨天,終於看了洛基6,比想像中的好看很多,去掉片尾的拳擊賽(感覺這是敗筆,但似乎又不能不放進去的橋段),前面描寫洛基人老的瑣碎生活,真的很有味道。
電影本身很直覺,很生活,沒有太複雜的東西可以分析,所以只要耐著性子,好好第享受在費城退休的拳擊冠軍的生活就好了。
蠻值得推薦的電影。
- Jun 01 Tue 2010 16:37
「The Cove血色海灣」:一部行動的實踐意義大於論述的絕佳紀錄片
五月初,在朋友強哥的介紹下,趁還沒有下檔,趕緊跑去國賓看了「The Cove血色海灣」。
「血色海灣」大概是這幾年比較值得好好想想並寫下來的紀錄影片。(摁!若包含劇情影片也不為過,不過這不具太大意義,就當我看影片的數量已經不若過去那樣多了)
以下是中文版的預告片,對於完全不知道背景故事的影友,多少可以獲得一些訊息。
既然這是紀錄片,應該沒有劇情片那種「洩露劇情」的問題,相對地,多瞭解些「血色海灣」的背景資料,對於觀影反而有更多的幫助。(不過,若還是有影友不習慣事先知道紀錄片的背景資料,可以跳過下面這一小段)
- Dec 25 Fri 2009 17:19
CHROMA KEY的妙用
網路上,看到別人分享的影片:
- Nov 29 Sun 2009 12:08
三部輕鬆看得電影【醉後大丈夫】、 【K歌情人】、【大盜五右衛門(Goemon)】
昨晚邊弄輪胎就一邊將累積一堆的電影看一看、清一清,不過不能太專心,所以專挑一些比較輕鬆點的片子:【醉後大丈夫】,可以說一聲,哇哇!好厲害的劇本,一個簡單的事情,可以這樣有趣。雖然說,好像沒有太深刻的想法,可是可以吸引一直看下去,想說那個新郎到底去哪裡了?這點就非常值得推薦大家看!
另一方面,業內人士可以想想,這劇本利害的地方在哪裡!
【K歌情人】,真的是很輕鬆的片子,劇本也很八股,不過兩位主角真的蠻適合這種劇本的,情緒表現起來很容易讓人入戲,個人覺得没啥好評的,也不用太苛求,適合吃爆米花,讓自己疲憊的心緩一下。
【大盜五右衛門(Goemon)】應該是昨晚三部片子裡最不推薦的,雖然可能是耗資最大,場面最大,服裝設計也極其華麗之能(講道這裡就想到滿城盡帶黃金甲),不過,最近效果片子太多,看到這個,已經有膩掉的感覺了!
- Oct 27 Tue 2009 17:00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五-END
《完美人類》(英文旁白無字幕)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一
- Aug 25 Tue 2009 14:43
影集的小感想:兩難,來自HOUSE第三季的某一集
前幾天,看了HOUSE醫生第三季的15集,裡面描述了一個兩難的狀況,自己心裡不免嘀咕,若是自己去面對,會如何選擇呢?這兩難的狀況,是一個年邁的父 親遇到的。兒子已經中年了,但是在20多年前,因為一場車禍,右腦受到傷害,以致於智力發展和行為能力都受到限制,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一般。
因此這個年邁的父親需要持續第在身邊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但是這場車禍也造就一個奇蹟:這個長不大的人突然成為一個天才鋼琴家,不僅僅輕易地彈出困難的曲子,甚至對聲音也有了纖細的敏銳度,聽到的曲子就可以彈出來,甚至對未完成的曲子,也可以即興創造出更好得旋律。
就好像失去人生,卻造就了一個天才!
只有切除壞死的右腦,才有辦法進一步阻止死亡的逼近。切除壞死的右腦,不僅僅可以免除即將面臨的死亡,也可以讓這位智力幼小的中年人恢復一些生活能力,照顧自己的能力。這只是好得一面,壞得一面就是,他會完全失去彈鋼琴的能力!甚至可能失去對音樂的敏銳度。
這就是兩難:一個是弱智、平凡但可以活下去的人生。一個是許多人追求的人生意義的極致,但是馬上面臨死亡。要選擇那一個呢?
- Feb 05 Thu 2009 15:14
所謂的浪漫:【人類之子】、【失蹤人口】、【魔幻時刻】這三部電影
- Oct 05 Sun 2008 21:00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三
《完美人類》(英文旁白無字幕)
- Aug 18 Mon 2008 13:51
好樣地,海角七號!
- Aug 08 Fri 2008 08:55
意外的收穫--非常衝突SLEUTH
- Jul 04 Fri 2008 23:41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四
這關於拉斯馮提爾電影《五道電影難題-繁體中文The Five Obstructions》的文章延誤了很久,都沒有加以完成,這段忙碌的時間,在論壇上看到一篇關於《心機掃描》的文章,剛好讓我想到這舞蹈難題中的第四道難題。
雖然我還沒有完成第三到難題的文章,不過似乎可以順著這篇《心機掃描》影評先進行第四道難題。
《完美人類》(英文旁白無字幕)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一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二
- May 11 Sun 2008 11:15
【[※魔鬼秀]《吸血鬼》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隨著《The Monster Show》讀書計畫的慢慢展開,會將各心得轉化成不同的網誌,目前計畫與完成的想法有:
0、《The Monster Show魔鬼秀》
1、【《FREAK》BY TOD BROWNING】
2、【[※魔鬼秀]Diane Arbus】(Diane Arbus)(Diane Arbus的攝影作品)
3、【[※魔鬼秀]TOD BROWNING】
- May 08 Thu 2008 22:58
【[※魔鬼秀]《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Caligari 】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Caligari》真是經典中的經典,應該也算是號稱影迷當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老片子吧!
不過,我老是搞不清楚自己是否看過這片子,也忘記這片子的內容是什麼了?只記得那一幕:卡里加利博士穿梭在表現主義式的扭曲街道當中。
而這表現主義的視覺也這片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地方。除此之外呢?
起初我很訝異 《魔鬼秀》這本書會談道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Caligari》,因為我根本沒有將表現主義和cult電影、monster這些聯繫在一起,但是作者經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和兩部影片連接:穆腦(Murnau)的《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吸血鬼 》、Paul Wegener的《Golem, Der古靈》。(《魔鬼秀》甚至以表現主義,牽扯到超現實主義以及《洛基恐怖秀》)
如此一來,思路脈絡就很清晰了:吸血鬼、怪物、精神病患與cult電影、恐怖電影。
另外一方面,《魔鬼秀》對於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的介紹,也釐清了一些我對於這經典老片模糊、片段的記憶,就如同前面幾個章節一樣,經由《魔鬼秀》,我又再度認識了Diane Arbus一般。
- Nov 30 Fri 2007 10:38
《神選者》終於要上映了
當初,這部電影是朋友團體,傻呼嚕同盟和騰達國際合作申請輔導金的電影,
記得是和《軌絲》同一年申請到輔導金,《軌絲》早在前一兩年就上映了,
一度以為《神選者》會夭折,還好今天終於聽到《神選者》上映的消息。
金馬影展:《神選者 Brotherhood of Legio》
- Jun 19 Tue 2007 20:23
一些DVD囉
五月的時候,因為提案的量超過自己的負荷,到了月底呈現出一個極度疲乏的狀態,心理上、身體上;於是呈現一種想要拋開一切工作、想要瘋狂地租DVD回來鬆懈自己、想要一切都算了的鬆弛。算一算租了不下15部DVD,這還沒有算上幾個簡直是囫圇吞棗的影集,像是《HEROES》、《24小時六》、《越獄二》。猶如吸血鬼一般,貪婪地吸食這些影片,當年大五瘋狂地拷貝LD也沒這麼衝動,只是感覺已經有點梗到脖子、消化不良的樣子,似乎可以停下來慢慢反芻了。
在這些囫圇吞棗的DVD裡,不乏剛剛從院線下來、趁熱推出的所謂熱門DVD,疲憊的我相信自己應該只能依靠這些院線強片鬆弛自己了。
讓我驚訝的是這些影片,竟然看到許多硬底子演員的身影,像是《龍騎士》有著當年俊帥無比的傑瑞米艾朗、戲路多變的勞勃卡萊爾以及我一直不太喜歡的馬可維其。
不免俗套地想要埋怨一下,即使以奇幻故事來看,《龍騎士》的故事真是平凡地不像話,CG特效也沒有達到令人驚艷讚嘆的程度,還好有這三個老演員將這部平凡的電影撐起來(其實主要是傑瑞米艾朗和勞勃卡萊爾啦!),當然年輕男主角的演出就不用苛責了。
看到《龍騎士》3出現這三位老將身影,其實有點點哀戚,很像前幾年,在《哈利波特三》裡看到很久沒有蹤影的GARY OLDMAN那般的小小哀傷;不過至少,同樣算是童話式奇幻故事的《哈利波特》,這系列電影在製作上都算是蠻用力的。《龍騎士》有點糟蹋了這三位硬底子老演員。
這種哀戚,在《魔幻至尊》裡,也出現在愛德華諾頓上。很多人對愛德華諾頓的印象都停留在1999年那令人回味無窮的《鬥陣俱樂部》,雖然這幾年,愛德華諾頓也有重量級的《紅龍》,以及可以讓自己充份表現的《The 25th Hour》,不過總是壓不過《鬥陣俱樂部》所產生的強烈印象啊!那陣子真是愛德華諾頓的黃金時期。
《魔幻至尊》裡的愛德華諾頓實在有點不起眼,比不上演暴躁王子的魯佛西維爾(其實他也是硬底子的演員了,他在《極光追殺令DARK CITY》裡的表現相當吸引人喔!),更不多用說已經發光發熱的保羅吉爾麥提。
說起保羅吉爾麥提,即使一堆人對這名字沒有印象,可是對他的長相一定熟悉,畢竟在許多院線強片裡,保羅吉爾麥提早就是搶眼又趁職的綠葉演員了,即使在已經有著兩個戲精主角的《王牌對王牌》,保羅吉爾麥提的小憋三角色還是不會被忽略,更不用說一些主角撐不住劇情張力,需要保羅吉爾麥提多層次表演的電影。
應該就像是《科波帝:冷血告白》的菲力普塞摩霍夫曼(聰明的湯姆克魯斯用他來襯托起自己的表演),保羅吉爾麥提就等著可以讓他當上影帝的劇本了,如果還是不肯相信保羅吉爾麥提,可以去找找一個冷門的HBO自製電影《小人物狂想曲》,一個漫畫家的傳記電影,在這片子,保羅吉爾麥提的表現相當精彩。
愛德華諾頓在《魔幻至尊》裡的問題是,這個角色的詮釋過於單調、沒有層次,一開始還很吸引人,可是隨著劇情的演變,這個角色的印象就慢慢淡了,還不若暴躁王子後來出現的悲哀;保羅吉爾麥提的探長角色卻有著相當細膩的情緒轉折,不論是欣賞魔術師的好奇、接受王子威脅利誘的無奈、對王子的懷疑、還是放手一博的賭注、豁然開朗的自嘲,這些豐富多變的表現讓這探長角色吸引人的程度,儼然超越主角的愛德華諾頓。
- Mar 26 Mon 2007 21:55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二
《完美人類》(英文旁白無字幕)
接續 The Five Obstructions 五道難題:《完美人類》五重奏一。
自從上次整理完對於第一道難題的文章,至今快要ㄧ年囉,雖然說是因為剛好去年底非常忙碌,不過最主要是許多關於這五道難題的想法還不是很清晰,似乎ㄧ直沒有辦法寫得很深入,間隔這麼久了,來看看是不是可以有些新的路子來幫助思索。
在上ㄧ篇文章裡曾經說到拉斯馮提爾想要在拍製這部《完美人類》的目的似乎不在於讓《完美人類》更加的好看或是「偉大」,在第二道難題的一開頭,拉斯馮提爾表明了這就像是一種治療(我想,說的應該是指心理治療吧?)。
第一道難題裡,所提出的條件限制,諸如「古巴」、「12FRAME」,由這些條件所再製的第一個影片,與原始版本的差異當中,可以看得出這些條件所造成的影響。
如果說,拉斯馮提爾想所說得「治療」是一種「了解」:了解《完美人類》,了解原作導演約根萊斯。那麼達到這個「治療」、「了解」的手段就是:提出條件限制。
我們會常常聽到有人因為非常景仰一部影片,因而想要去「了解」導演想法或是「了解」影片的內涵,為了達到這樣的「了解」目的,一般而言所聽到的手段不外乎就是:蒐集影片背景資料、了解導演過去作品、蒐集導演對這影片的說法、分析思辯這影片的元素。
- Feb 23 Fri 2007 20:27
《皮相獵影》《FUR》看Diane Arbus攝影作品
延續 ->回到攝影家-Diane Arbus作品速速看(一)
最近Diane Arbus的傳記電影要在台灣上映了:《皮相獵影》,三月二號上映,由妮可基嫚飾演Diane Arbus。
妮可基嫚的形象感覺似乎太高貴了,或許適合還在哈波雜誌擔任攝影師時期的Diane Arbus,開始轉變專注freak攝影後的Diane Arbus,就不知道適不適合由妮可基嫚詮釋了。
不過至少有了妮可基嫚的加持,台灣才會有片商願意引進,否則有多少人知道Diane Arbus呢?
從台灣相關網站上,看看對於這部電影的描述:
『然而,這部電影偏離了艾柏斯的真實生活,虛構出從來沒有發生過的故事和一段感情,想像她在創作出第一張人像攝影作品之前的歲月裡,心理和情感上可能有的起伏轉變。』
『萊諾的靈感來源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是薛伯格和威爾森在尋找人物構想時發現的,他們覺得這個角色必須是艾柏斯可能會拍攝的對象,卻又不能是侏儒、巨人或變裝癖之類的形象,於是塑造出萊諾這個一般人眼中的「怪胎」』
FROM《皮相獵影》
講到這裡想起前幾天也是弄車子的時候,看了【機械俠】這個令人失望的片子,港片搞KUSO一向 有其厲害的地方,所以搞KUSO的港片,我都會花點時候瞧瞧,但是【機械俠】KUSO的很沒有味道,反而有點因為花了時間金錢表現3D動畫,破壞了 KUSO的趣味,還不如將金錢時間來玩玩昆丁式灑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