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十年香港茶餐廳,可說是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台灣各都會區。
過去台灣傳統流行的港式飲茶餐廳,像是兄弟飯店飲茶、京星、紅勘,其實算是台灣綜合上海點心和港式飲茶而創造出來的餐廳用餐型態。
香港茶餐廳才算是正統的香港點心餐廳,雖然有不少香港茶餐廳店家是台灣本土自己成立的,但是跨海來台灣設立分店的香港茶餐廳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米其林一星的〖添好運〗來台灣掀起風潮,並廣設分店之後,算是將台灣的香港茶餐廳風潮推到最高峰。
〖添好運〗、〖點點心〗這些來自香港的茶餐廳口味和台式港式飲茶很不一樣,雖然都是港式點心,〖添好運〗、〖點點心〗的口感偏軟一點,用的醬油口味也不太一樣,菜色品項看起來都很熟悉,不過吃起來味道明顯不同,頗有新鮮感。
這篇先整理兩家正統香港點心餐廳:〖添好運〗、〖點點心〗。
〖添好運〗、〖點點心〗進入台灣餐廳戰場也三、四年以上,這幾年〖添好運〗大開分店,所以最早的〖添好運〗北車店也不太需要排隊,〖點點心〗雖然分店不多,不過,也沒有一開幕時期的大排長龍,所以現在蠻適合可以悠閒地品嘗這兩家餐廳。
個人感覺,兩家餐廳都在水準之上,〖添好運〗口味比〖點點心〗要精緻細膩一些,不過現場用餐環境氣氛,〖點點心〗比較注重細節,喜歡口味豐饒的食客,可以多考慮〖添好運〗,注重用餐環境細節的人可以考慮〖點點心〗,不過是蠻推薦兩家都去試試。
- 【添好運】(北車店)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
- 電話:02 2370 7078(可訂位)
- 時間:10:00~22:00(市民店)
- 【點點心】(微風信義店B1)
- 食記:
-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B1
- 電話:02 2345 0509(可訂位)
- 時間:11:00~21:30(微風信義店相同營業時間)
- 【佳佳甜品】
- 食記:〖香港茶餐廳〗佳佳甜品
-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45-2號
- 電話:02 2769 7998
- 時間:12:00~23:00
- 【FB:趴趴造小食客】
【佳佳甜品】
- 食記:〖香港茶餐廳〗佳佳甜品
-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45-2號
- 電話:02 2769 7998
- 時間:12:00~23:00
- 【FB:趴趴造小食客】

「佳佳甜品」也是有名的香港米其林甜點,和「添好運」、「點點心」不同的是,「佳佳甜品」只有提供甜飲,像是著名芝麻糊,沒有糕點之類的點心,這也讓我們非常好奇,這種純港式甜品究竟和港式飲茶裡面的甜飲有何不同?
位於市府站附近,基隆路一段巷弄內,是「佳佳甜品」在台灣開立的一號店,空間不大,但是位置非常寬敞舒適,個人很喜歡這種簡單現代的裝飾環境。
雖然座位不多,許多人都半是外帶,所以也很少客滿無法入座。
「佳佳甜品」隨後很快在新光三越A11開設二號店,那裡座位更少,不過相對之下,感覺A11店更是熱鬧。
「佳佳甜品」提供的品項不多,都是類似糊狀的飲品,很容易選擇,價格幾乎都是近百元,乍看似乎不便宜,但是和動則六七十以上會讓人甜到怕的珍珠飲品相比較起來,個人覺得「佳佳甜品」便宜多了。
雖然菜單選項不多,從菜單品項可以看到,幾乎都是傳統養生飲品,因此,現場可以根據自己體質(寒燥冷熱)自由搭配出自己喜歡的配法,例如杏仁露和芝麻糊,木瓜白木耳這樣的做法,因此可以組合出許多新口味。
「木瓜燉雪耳」
這雪耳應該就是白木耳,是很常見的燉補食材,不過成熟紅木瓜入料燉補就比較少見了,這道「木瓜燉雪耳」的白木耳還有點點清脆口感,不會太軟爛,紅木瓜本身就稍微甜甜的,兩者一起燉煮是很爽朗的甜味,這道大推,非常好喝。
「芋茸蓮子西米露」
台灣過去多半比較喜歡有點點芋頭顆粒的嚼勁,不過「佳佳甜品」的芋頭都已經煮成糊,只吃得出來一點點綿綿芋頭味,像是芋頭漿一般,乍喝有點不太習慣,但多喝一點,就開始適應這種港式風格。
蓮子和西米露也是常見的補品搭配法,西米露本身只是單純澱粉,但是可以讓軟綿的蓮子口感更加順口,再加上點芋頭糊香味,口感香味豐富許多。
「蓮子紅豆沙」
「蓮子紅豆沙」也是台灣食補飲品常見的組合,但是很少像「佳佳甜品」燉熬到如此綿密,雖然知道只要慢火慢慢燉,應該也可以做到如次綿密,可是真正吃到,還是覺得很滿足。
今天點的「佳佳甜品」飲品,除了燉木瓜之外,其他都是非常常見的食材,就是溫火細功夫讓這些食材變得綿密滑順,這樣的口感讓我們回味不已。
雖然我們只能點這三道甜飲:「芋茸蓮子西米露」、「芋茸蓮子西米露」、「蓮子紅豆沙」,不過,完全被「佳佳甜品」征服,不僅僅料糊濃厚綿密,些微甜又不膩,是非常非常精緻的養生飲品,喜歡甜食的人,個人非常推薦嘗試「佳佳甜品」。
【添好運】(北車店)
- 食記:
-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6號
- 電話:02 2370 7078(可訂位)
- 時間:10:00~22:00
- 【FB:趴趴造小食客】

〖添好運〗北車店是〖添好運〗在台灣的第一家店,似乎也是面積最大的店面,剛開幕前幾個月一直排著長長人龍,不容易定位,所以隔了快兩年,〖添好運〗開設其他分店分散人潮,我們才第一次來〖添好運〗用餐。
去過其他分店之後,才發現並不是所有分店都有完整品項,有些菜色要到大一點分店才會提供。
「古法糯米雞」
這次〖添好運〗菜色當中,「古法糯米雞」是大推的品項。
「古法糯米雞」其實有點像南部肉粽的水煮法,糯米軟爛,極好咀嚼入口(喜歡北部粽或是油飯粒粒皆清楚的食客,可能會比較不喜歡)。
外面用的是荷葉包裹,所以裡面的糯米吃起來有荷葉香氣,而不是竹葉香氣。
內餡則沒有台灣肉粽常見香菇、豬肉丁或是些許蝦米,添好運「古法糯米雞」用的是燉煮過的雞丁,這雞丁也是很軟,感覺是先慢火燉軟再包進糯米裡面,所以整體吃起來非常的軟,連雞丁都入口即化,非常適合喜歡軟綿綿口感的人。
要注意的是,雖然〖添好運〗分店很多,但是不是每一家〖添好運〗都有這「古法糯米雞」這一個品項,目前去過的分店當中,只有〖添好運〗北車店提供「古法糯米雞」。
「酥皮焗叉燒包」
「酥皮焗叉燒包」不愧是〖添好運〗著名點心,叉燒包算是台灣港式飲茶常常吃到的點心,不過台灣的叉燒包外皮多半像是鬆軟的包子饅頭皮,吃起來是軟綿綿的麵食。
〖添好運〗叉燒包內餡雖然也是鹹鹹甜甜的,搭配這酥皮,整體口感突然提升好幾倍,看來叉燒包內餡鹹甜餡汁更適合酥鬆的皮,而不是台式叉燒包軟綿的皮。
「香煎蘿蔔糕」
「蘿蔔糕」應該是非常非常普遍的小點心,在台灣就連在一般早餐店都提供「蘿蔔糕」這樣點心,〖添好運〗的蘿蔔糕真的可以吃到蘿蔔小塊,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品種的蘿蔔,但是吃起來軟軟甜甜的,在〖添好運〗蘿蔔糕上,可以深深感受到「料多實在」這句話。
「晶瑩鮮蝦餃」
「晶瑩鮮蝦餃」也是台灣點心餐廳常見的品項,不論是港式點心餐廳,或是小龍湯包餐廳,幾乎都會看到蝦餃。
一般基本水準的蝦餃,裡面的內餡都會是一顆蝦仁,〖添好運〗的晶瑩鮮蝦餃也不例外,除了鮮美的蝦仁之外,蝦餃皮彈性非常好,加上滿滿內餡料(吃不太出來是魚漿還是肉漿?),咬下去有蝦仁鮮味、餃皮彈Q、內餡飽滿三種風味在嘴裡咀嚼著,非常過癮,這也是大推的品項。
「陳皮牛肉球」
會點這道「陳皮牛肉球」完完全全是被《食神》電影裡面的「瀨尿牛丸」的影響,看到「陳皮牛肉球」,就想要試試看是不是真的像電影形容的那樣彈Q,雖然很好吃,但是沒有那樣誇張的彈Q,反而是綿綿的口感,哈哈。
「美味燜鮮竹卷」
「美味燜鮮竹卷」吃起來口感就是常見的菜捲口感,但是裡面的餡料很多:菜肉和竹筍塊,也是軟綿綿的口感,記憶度不是很高。
「鮮蝦燒賣皇」
「香滑牛肉腸」

【點點心】
(微風信義店)
- 食記:
-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68號B1
- 電話:02 2345 0509(可訂位)
- 時間:11:00~21:30(微風信義店相同營業時間)
- 【FB:趴趴造小食客】

〖點點心〗是台灣藝人引進的香港知名茶餐廳,一開始也是排隊名店,過了幾年熱潮消退,也比較容易訂到位子。
可能〖點點心〗是台灣代理商引進,展店速度不像〖添好運〗快速(〖添好運〗是自身來台灣開分店,這兩三年展店速度非常快,幾乎重要百貨美食街和車站百貨都可以看到〖添好運〗分店。)
自從品嚐過「添好運」之後,家人也比較容易接受這些道地港式點心,所以特別到微風信義店B1的〖點點心〗分店來試試。
〖點點心〗(微風信義店)在東區百貨商圈裡,座位不多,加上交通方便,很容易就客滿,建議還是事先訂位比較方便。
〖點點心〗品項不若〖添好運〗那樣多,只有40幾道點心,不過也足以讓我們吃上好幾回。
菜單上有特別推薦的菜色,適合第一次到〖點點心〗選擇。
〖點點心〗在小地方上的視覺設計要比〖添好運〗精緻許多,微風百貨的餐廳似乎都注重這一類小地方。
「三小波蘿油」(店家推薦)
一般稱作波蘿油,是香港茶餐廳固定必備的點心,其實就是波蘿麵包夾上一片奶油片。
記得20幾年前第一次吃到香港波蘿油的時候,總覺得這有什麼好吃的?
雖然到現在陸陸續續在不同香港茶餐廳吃到不同的波蘿油,不過還是覺得「這有什麼好吃的?」
可能要搭配茶點才能感受這點心美味之處吧?
「豬仔流沙包」(店家推薦)
「功夫虎掌飯」(店家推薦)
「脆皮鮮蝦腸」(店家推薦)
「芋香蘿蔔仔」(店家推薦)
「香煎蘿蔔糕」(店家推薦)
「晶瑩鮮蝦餃」
「醬皇蒸鳳爪」
「懷舊糯米雞」
「蟹子燒賣皇」